(資料圖)
央廣網哈爾濱9月8日消息(記者馬俊瑋 實習生孫佳琦)金秋九月,黑龍江省糧食作物總體長勢良好,玉米集中處于蠟熟期、大豆處于鼓粒末期、水稻處于蠟熟期—黃熟期。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,盡管前期局地受到洪澇災害影響,但農作物整體長勢好于常年,黑龍江省糧食生產有望實現“二十連豐”,讓“中國飯碗”裝上更多龍江優質糧。
年初以來,黑龍江省啟動實施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,攻堅克難穩面積,千方百計提單產,糧食作物面積較去年增加,各種農作物都播插在最佳豐產期。集成推廣優質高效生產技術模式,深挖增產潛力,黑龍江省重點農業技術推廣總面積超過2億畝次。
今年,黑龍江省將良種繁育推廣擺在突出位置,爭取國家制種大縣獎勵資金2.3億元,全力推進19個國家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,建立專家育種示范基地16個。篩選出適合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帶種植的主導品種306個,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。
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面對8月以來的局地洪澇災害,黑龍江省落實落靠旱澇災害、病蟲草害等防災減災措施,組建9個受災重點縣市區指導組和5個病蟲害防控專家指導組,下沉一線指導生產。及時下達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,搶排受災地塊積水,落實國家玉米大豆“一噴多促”一次性補助資金,實施噴施作業7225多萬畝,努力實現非災區多增產、輕災區保穩產、重災區少減產,做到“以豐補歉”,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。
接下來,黑龍江省各地將及早做好秋收機械力量準備,科學安排收獲順序,全力搶收快收,確保顆粒歸倉,努力實現今年糧食生產目標,為更有底氣、更為安全的“中國糧食”作出龍江更大貢獻。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Rex_09